785,大珠邊機,有時候走到一半就不上線,是怎么回事?求調節
,看下線是不是太粗了,就是跳針了。看看是不是針細了。或者下面勾線鉤有間隙
兩會一開,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再次成焦點
隨著“兩會”的相繼召開,“碳達峰”、“碳中和”一時間再次成為熱點話題。
如果還不知道“碳達峰”和“碳中和”是什么的話,小編幫你科普一下。
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,意味著中國要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長,并且逐漸下降。
碳中和是指在2060年前中國通過植樹造林、節能減排、產業調整等形式,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。
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,是國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,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,以高水平保護倒逼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。
縫制機械行業需為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做出應有貢獻
縫制機械行業為助力國家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需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為下游用戶降低設備使用的耗電量,實現綠色電力和節能減排,是縫制機械行業企業為國家做貢獻的方式之一。
要知道,服裝廠在維持縫制設備正常運轉上的耗電量是非常大的,服裝的生產從前期的拉布、裁剪,到中期的縫制,再到后期的洗滌、整燙,哪一項不需要使用縫制設備,哪一項不需要用電?
假如生產一件衣服平均要消耗掉兩三度電左右,十件衣服則是二三十度電,一百件衣服則是兩三百度電,那么日產幾萬件衣服呢,積累下來,耗電量的數字將是非常驚人的。
如果能夠通過技術,從根源上實現縫制設備的低耗電量,不僅能為服裝廠節省下可觀的電費開支,還能踐行“雙碳”行動,助力節能降耗,為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做出實質性貢獻。
為此,“耗電量”作為一項創新型指標,指導行業縫企以此為目標采取必要行動。
在服裝廠還在費盡心思節能降耗時,縫制設備企業已領先一步生產出好用節能的縫紉機。
何以見得?一組數據告訴你
此前,在國家縫紉機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所檢測的眾多“領跑者”產品中,標準、中捷、寶宇、樂江、富山、多樂的平縫機在“耗電量”指標中就優于先進水平指標,其中富山的平縫機更是在降低耗電量方面做到了領跑,“耗電量”指標優于領跑者標準值14%,優于實測平均值7%。
不明白?那我再說的具體點,先進水平指標的電腦平縫機,每8小時耗電量為0.9kW.h,而富山實測數據僅有0.77kW.h,標準的平縫機實測數據為0.83kW.h,中捷的平縫機實測數據為0.83kW.h,寶宇的平縫機實測數據為0.87kW.h,樂江的平縫機實測數據0.88kW.h,多樂的平縫機實測數據0.86kW.h。
這組數據意味著什么?意味著一臺設備若按一天工作8小時計算,耗電量竟然不到1度,而在相同時間內、相同條件下,市場上的常規縫紉機用電量約是5度。現在的工業用電大概為每度電1元錢,則一臺設備每天可以為服裝廠節省4度電,也就是4元,一年以工作300天計,一年將節省1200元。這是一組非常可觀的數據,給服裝生產企業帶來的成本控制效益也十分明顯。怎么樣?這筆“經濟賬”和“節能帳”你算明白了嗎?
當然,除了在縫制設備上通過技術幫助下游用戶企業降低耗電量,縫制機械行業也在加大智能制造的力度。優化資源配置,提高生產效率,同時減少工序,這也是在為節能減排、實現“雙碳”目標做出相應的貢獻。